《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》之三、四
作者:樊振林 邮箱:bml689@gmail.com
四、当时的宗教状况
佛陀出世的前后,可以说是宗教林立,当时有婆罗门教、耆那教等。托钵乞食,栖止山林的修道者为数极多,其中名气最大,弟子众多的,要以“六师外道”、“异宗三派”为代表。“异宗三派”:佛教、耆那教、顺世派。
外道:梵音底体迦,译曰外道,也称为“外教、外学”,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,是佛教称其它教派的名词。最早,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。原意是“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”,意思是苦行者、正说者。佛教自称“内道”,经典称为“内典”,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。到了后世,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、邪说等意义,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。
1、顺世派
这一派的学说,相似于近代的唯物论,又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。因为他们的主张,都是依循现实世间,执着情想而建立理论,所以叫做顺世派。
顺世派否定一切宗教的权威,认为除了直接感觉以外,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,用推理所得的结论,也是靠不住的。这个世界,除了可以看得见,触得着的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物质以外,没有一物是真实的存在。四大互相集合,构成一切生物和人们的身体牛命,产生感觉和知识,像发酵的物体,自相变化一样,精神的现状,也是物理的作用。总之,离开物质,就没有什么叫做精神的存在。所以人们只须凭自己的感觉所欲,猎取快乐。在有此身体存在的期间,满足自己的欲望,便是人类究竟的目的。快乐世界以外,不会另有什么理想世界。他们充满着浪漫情调,和物质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消极主义等思想很相同。他们主张自然无因论,唯其无因,所以无果。他们歌唱说:无天堂,无解脱,无精神存在,无他界此方,因此也没有业果报应。其实,这种思想,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,永恒而普遍的存在着,众生常在梦夜中,虽有晨钟暮鼓,又奈之何!在释迦牟尼传教的当时,这个学派,也是很有力量的。
2、耆那派
耆那派的开创祖师,是伐弹摩那大雄,他和释迦牟尼同一时代,出生在吠舍离近郊的刹帝利族,二十八岁出家求道,修行十二年,自认为已大彻大悟,得胜者就为“耆那”等称号。在他后半生的二、三十年间,便组织沙门群众,游化摩揭陀、吠舍离两国之间,最后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。死后不久,他的弟子们分为两大派,一白衣派;二裸形派(天体派),或名为空衣派。佛经中称他为尼乾子。当摩揭陀国有大饥馑,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,移往南印度。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,结集经典。但另一派,不承认这个结集,而且认为南方主张裸形(天体)派的才是正行。摩揭陀派穿白衣,因此就酝酿白衣派和裸形派分裂的运动,到了公元一世纪时,实际分裂。后来更又分出许多支派,直到现在,南印度若干修道的人,还是如此。
耆那教的哲学思想,大抵和数论“心物对立”说相同,认为精神性的生命,是有命有灵魂的。物质性的生命,是无命非灵魂的。他们是纯粹的二元论,但又认为精神性的生命,也不外乎物质。他们又立七谛的学说,就是年命、非生命、漏(非生命漏入)、系缚、制御、寂静、解脱,再加善、恶二谛,又成为九谛了。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,是二元,或多元说,始终自相矛盾的。他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二谛,作为生死业果与解脱的要素,其余都是由此二谛划分。他们认为生命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实体,因被非生命(物质)所掩蔽,才丧失它本来的光明。一切生活行为就是业(羯磨),有业渗透到生命里去,便叫做漏入。所谓业,又是微细的物质,身体运动时,便流出微细的物质,所以这个身体,就是业身。业身又系缚生命,和非生命结合,轮回诸道,受苦受乐。要脱离轮回,便需修苦行,制止业流进入生命,就是制御。制御达到旧业灭了,新业不生,就是寂静。再进而灭了一切业,生命和物质分离,上升到超越世间,才是解脱。
另一方面,他们又有类似现在物理学的磁场说法,非常有趣。那就是把生命分做虚空、法、非法、物质四种。四种生命统一,叫做实在体,构成宇宙全体的便是它。虚空,是大空处,是万有群象成立和活动的场所。这个场所给予一切以原则,虚空本身是唯一、无限、常住、无作。们又说虛空,是概念上的空间。法,是运动的条件,也就是运动可能的空间。非法,是静止的条件,也就是静止可能的空间。法和非法,都是常住、唯一、无作的独立实体。物质,便是色、香、味、触、声等组合或分离的粗细形状,包括暗影和光热的物体。细物质就是微,微就是原子;粗物质便是复合物。原子不一定是不可分割的,然而它微细地占有空间当中的一点,运动极速,好像干和湿的互相结合,便成复合物,因此就构成事物了。生命、法、非法、物质,升存在虚空中的,就是世间现象。超过这个虚空(物质虚空),就是出世间。他们认为涅槃是流转的解脱。佛教有佛、法、僧三宝,他们也说有三宝,那就是正信、正智、正行。他们赞成修苦行,承认四姓的阶级,有的教法和婆罗门教一样。但排斥《吠陀》,禁止祭祀,戒除杀生,这些精神又和佛教相同。
3、六师外道。
(1)、富兰那迦叶。
他认为:一切没有善恶,也没有罪福的果报,也没有上下等业力的分别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顺世派的观念而来。
(2)、阿夷多翅舍钦婆罗
这是一位彻底的唯物论者,也是否定因果、业报轮回论者,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。这一理论似乎是由顽空的观念而来。他说:受四大人,取命终者,地大还归地,水还归水,火还归火,风还归风;悉皆败坏,诸根归空。人若死时,床舁举身,置于冢间,火烧其骨,如鸽色,或变为灰土。若愚若智,取命终者,为断灭法。
(3)、迦罗鸠驮迦旃延。
他认为人若杀生,心理如果无惭愧,结果就不会堕在恶道。犹如虚空,不受半点尘水一样。如果有惭愧,就入地狱,犹如大水,渗透滋润大地一样。一切众生的生命,都是自在天所造作。所以人没有罪福可言,人类的行动,都是机械的,造就这个机械的巧匠,便是自在天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瑜伽派的理论而来。
(4)、末伽梨拘舍梨。
他是一位宿命论者,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,唯为自然所产生。他还认为:一切众生,身有七分,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、苦、乐、寿命。这七分法,是不可能毁害,永恒安住不动的,所以投之利刃,也无伤害,因为没有受害者及能死者的原因。这种思想,近于唯物观念,似乎因胜论派的极微论的观念而演变。
(5)、珊阇耶毗胝罗。
他的学说有两个要点,第一推崇世间现实的权力。笫二存有宿命的观念。他们认为王者所作自在,物死又可重生,人死也可重生,犹如草木的秋杀冬藏,春来还自重生,所以人死命终,还来生此世间。至于一切苦乐等级,并不由于现在世的造业而来,都因为过去的关系。现在是无因的,未来是无果的。但现在的行为,若持戒勤修,努力精进,遮盖现世的恶果,可以得到无漏。因得到无漏,可以尽了过去的业力,能够使苦都尽,众苦尽了,便是解脱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数论的因中有果论成来。
(6)、尼干陀若提子(尼乾子)。
他是耆那教的教主,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, 主张有因果业报,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。信徒须守五戒——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、无所有(财物)。耆那教的戒律严谨,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,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,与佛教并存的两大宗教。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。
五、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
在印度,婆罗门教是传统的宗教,是上三种姓一致的信仰——首陀罗是奴隶族,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。但由于僧团发展迅速,许多婆罗门种姓的子弟,也都皈依到佛陀座下,这就引起了婆罗门的妒忌与敌视。所以佛陀一生游化,并不全是所到之处,天人拥护,也常遇到婆罗门种姓的抵制。据阿含经所载,佛陀有一次在婆罗门族的五苇村托钵,一粒米也没有要到,那叫做:“带着干净的钵回来”。有一次到那罗聚落乞食,一个名叫婆罗豆婆遮的婆罗门说:“沙门呀! 我们播种、耕田才得到食物,你为什么不播种耕田呢?”
佛陀传教,始终没有进入婆罗门教的根据地——阎牟那河地区。大目健连晚年出外传道,为外道乱石砸死。
第二,部派佛教时期
部派佛教时期,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后50年。这一时期是佛教派别形成和发展的阶段。
由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,以“十事非法诤”导致佛教分裂(另一种说法认为佛教分裂是“大天五事”所致),到公元1世纪中叶,这四百年左右,在佛教史上称为“部派佛教时期”。
在第一次结集时,就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名称的出现,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结集以后的事。
所谓“上座、中座、下座”是以比丘出家的时间长短确定的。从开始出家到九年以内称为“下座”,出家十至十九年称为“中座”,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为“上座”,五十年以上则称“长老”。
上座比丘及长老,多为老成持重,思想较为保守者;“大众部”则多为下座年轻比丘,人数众多,多为思想较开明而进取者。最初分裂,只分为上座、大众两部,后来这两部又各以对法义见解的不同,由大众部中又分裂出八部,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,加上座大众本部,共有二十部之多,一般称之为“小乘二十部”。
一、上座部
在“上座部”中分裂出来的十部具体是:
1、说一切有部。
在上座部中,以最早分裂出来的“说一切有部”为代表。上座部本来是继承大迦叶的遗教,首弘经教,次弘律论。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间,长老迦多延尼子,为对抗大众部盛倡新说,强固本部理论,他主张首弘论藏,经、律为次,以此与上座部分裂,自成说一切有部。他造《阿毗达磨发智论》,组织有部教义。
第四次结集时所造的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,就是以《发智论》为主,《六足论》为辅而编纂成的。
有部哲学理论,主张“我空法有”,并且是“三世实有,法体恒有”。最具体扼要阐述有部理论的著作,是世亲所造的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,也就是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。
2、雪山部。
3、法上部。
4、犊子部。
5、贤胄部。
6、正量部。
7、密山林部。
8、化地部。
9、饮光部。
10、经量部。
二、大众部
在“大众部”中分裂出来的八部具体是:
大众部的理论,与上座部是对立的。例如:该部最早分裂出来的“一说部”。
1、一说部。
“一说部”认为“一切我法唯有假名,都无实体”。而‘名’就是‘说’,所以称为“一说”。
2、说出世部。
“说出世部”认为佛说的法,都是出世间的法,故名“说出世部”。
3、多闻部。
后来在多闻部出家的诃梨久跋摩,造《成实论》,其学说就是“我法皆空”,也是后来中国“成实宗”所依的论典。
4、鸡胤部。
5、说假部。
6、制多山部。
7、西山部。
8、北山部。
现把“小乘二十部”列表如下:
大众部 一、 1、一说部
2、说出世部
3、鸡胤部
二、 4、多闻部
三、 5、说假部
四、 6、制多山部
7、西山部
8、北山部
上座部 一、雪山部
二、说一切有部 1、犊子部 2、法上部
3、贤胄部
4、正量部
5、密林山部
6、化地部(法藏部)
7、饮光部
8、经量部
通过“绪论”与这一节的了解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1、佛经中水分极大,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。
如: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:土地约长二十公里,宽十六公里,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。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,共有八万户人家,约有五十万人。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,社会富饶。那是夸张之词。
再如:据佛教经典中说,净饭王为太子完婚,给他在宫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,夏天住的凉殿,和春秋住的中殿。苑中广造池台,栽种花木,并以许多宫娥彩女随侍。净饭王希望以人间宫室犬马,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,以免他出家修道。关于这些,经典中有许多夸张性的叙述。关于完婚,则谓:“王即令诸臣择采吉日,遣车万乘,而往迎之”。关于宫中生活,则说:“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,殿有二万彩女,三殿凡六万彩女……”云云。这些都夸张的十分离谱。迦毗罗卫国距天臂城只有一河之隔,“遣车万乘”迎亲,怕不把道路塞满?以人口约只有五十万人的小国,怎么会有六万名适龄的少女呢?
2、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,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。
释迦牟尼死(涅槃)后,由于后世弟子对于佛陀的崇敬与怀念,或为了宗教上的原因,把佛陀圣化、神化、梵化、塑造成了大乘经典中理想化的佛陀。这位理想化的佛陀,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与法力,他超越了人间,上升到天界。他不是人间的觉者和智者,而被塑造成了神——众神之上的神,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。有些经典中夸张的称:佛陀居则金刚宝座,行则地涌莲花,外出则梵天执伞,帝释前导;讲经则天龙八部护持左右。在特殊事故时,则大地震动,天雨香花。这种超乎常情的渲染,绝不是佛陀生前的真面目。
3、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,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的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
4、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,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。
5、佛学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,探索人生、宗教的总汇。
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学文化,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,是由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的,并非所有典籍都是释迦牟尼一人所作。
6、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。
佛教中所谓的神佛,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有所悟或有些特异功能(异于常人功能)的人而已。
关于4、5所谈到的问题将在下一节中具体讲述。
四、当时的宗教状况
佛陀出世的前后,可以说是宗教林立,当时有婆罗门教、耆那教等。托钵乞食,栖止山林的修道者为数极多,其中名气最大,弟子众多的,要以“六师外道”、“异宗三派”为代表。“异宗三派”:佛教、耆那教、顺世派。
外道:梵音底体迦,译曰外道,也称为“外教、外学”,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,是佛教称其它教派的名词。最早,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。原意是“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”,意思是苦行者、正说者。佛教自称“内道”,经典称为“内典”,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。到了后世,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、邪说等意义,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。
1、顺世派
这一派的学说,相似于近代的唯物论,又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。因为他们的主张,都是依循现实世间,执着情想而建立理论,所以叫做顺世派。
顺世派否定一切宗教的权威,认为除了直接感觉以外,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,用推理所得的结论,也是靠不住的。这个世界,除了可以看得见,触得着的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物质以外,没有一物是真实的存在。四大互相集合,构成一切生物和人们的身体牛命,产生感觉和知识,像发酵的物体,自相变化一样,精神的现状,也是物理的作用。总之,离开物质,就没有什么叫做精神的存在。所以人们只须凭自己的感觉所欲,猎取快乐。在有此身体存在的期间,满足自己的欲望,便是人类究竟的目的。快乐世界以外,不会另有什么理想世界。他们充满着浪漫情调,和物质主义、享乐主义、消极主义等思想很相同。他们主张自然无因论,唯其无因,所以无果。他们歌唱说:无天堂,无解脱,无精神存在,无他界此方,因此也没有业果报应。其实,这种思想,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,永恒而普遍的存在着,众生常在梦夜中,虽有晨钟暮鼓,又奈之何!在释迦牟尼传教的当时,这个学派,也是很有力量的。
2、耆那派
耆那派的开创祖师,是伐弹摩那大雄,他和释迦牟尼同一时代,出生在吠舍离近郊的刹帝利族,二十八岁出家求道,修行十二年,自认为已大彻大悟,得胜者就为“耆那”等称号。在他后半生的二、三十年间,便组织沙门群众,游化摩揭陀、吠舍离两国之间,最后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。死后不久,他的弟子们分为两大派,一白衣派;二裸形派(天体派),或名为空衣派。佛经中称他为尼乾子。当摩揭陀国有大饥馑,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,移往南印度。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,结集经典。但另一派,不承认这个结集,而且认为南方主张裸形(天体)派的才是正行。摩揭陀派穿白衣,因此就酝酿白衣派和裸形派分裂的运动,到了公元一世纪时,实际分裂。后来更又分出许多支派,直到现在,南印度若干修道的人,还是如此。
耆那教的哲学思想,大抵和数论“心物对立”说相同,认为精神性的生命,是有命有灵魂的。物质性的生命,是无命非灵魂的。他们是纯粹的二元论,但又认为精神性的生命,也不外乎物质。他们又立七谛的学说,就是年命、非生命、漏(非生命漏入)、系缚、制御、寂静、解脱,再加善、恶二谛,又成为九谛了。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,是二元,或多元说,始终自相矛盾的。他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二谛,作为生死业果与解脱的要素,其余都是由此二谛划分。他们认为生命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实体,因被非生命(物质)所掩蔽,才丧失它本来的光明。一切生活行为就是业(羯磨),有业渗透到生命里去,便叫做漏入。所谓业,又是微细的物质,身体运动时,便流出微细的物质,所以这个身体,就是业身。业身又系缚生命,和非生命结合,轮回诸道,受苦受乐。要脱离轮回,便需修苦行,制止业流进入生命,就是制御。制御达到旧业灭了,新业不生,就是寂静。再进而灭了一切业,生命和物质分离,上升到超越世间,才是解脱。
另一方面,他们又有类似现在物理学的磁场说法,非常有趣。那就是把生命分做虚空、法、非法、物质四种。四种生命统一,叫做实在体,构成宇宙全体的便是它。虚空,是大空处,是万有群象成立和活动的场所。这个场所给予一切以原则,虚空本身是唯一、无限、常住、无作。们又说虛空,是概念上的空间。法,是运动的条件,也就是运动可能的空间。非法,是静止的条件,也就是静止可能的空间。法和非法,都是常住、唯一、无作的独立实体。物质,便是色、香、味、触、声等组合或分离的粗细形状,包括暗影和光热的物体。细物质就是微,微就是原子;粗物质便是复合物。原子不一定是不可分割的,然而它微细地占有空间当中的一点,运动极速,好像干和湿的互相结合,便成复合物,因此就构成事物了。生命、法、非法、物质,升存在虚空中的,就是世间现象。超过这个虚空(物质虚空),就是出世间。他们认为涅槃是流转的解脱。佛教有佛、法、僧三宝,他们也说有三宝,那就是正信、正智、正行。他们赞成修苦行,承认四姓的阶级,有的教法和婆罗门教一样。但排斥《吠陀》,禁止祭祀,戒除杀生,这些精神又和佛教相同。
3、六师外道。
(1)、富兰那迦叶。
他认为:一切没有善恶,也没有罪福的果报,也没有上下等业力的分别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顺世派的观念而来。
(2)、阿夷多翅舍钦婆罗
这是一位彻底的唯物论者,也是否定因果、业报轮回论者,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。这一理论似乎是由顽空的观念而来。他说:受四大人,取命终者,地大还归地,水还归水,火还归火,风还归风;悉皆败坏,诸根归空。人若死时,床舁举身,置于冢间,火烧其骨,如鸽色,或变为灰土。若愚若智,取命终者,为断灭法。
(3)、迦罗鸠驮迦旃延。
他认为人若杀生,心理如果无惭愧,结果就不会堕在恶道。犹如虚空,不受半点尘水一样。如果有惭愧,就入地狱,犹如大水,渗透滋润大地一样。一切众生的生命,都是自在天所造作。所以人没有罪福可言,人类的行动,都是机械的,造就这个机械的巧匠,便是自在天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瑜伽派的理论而来。
(4)、末伽梨拘舍梨。
他是一位宿命论者,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,唯为自然所产生。他还认为:一切众生,身有七分,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、苦、乐、寿命。这七分法,是不可能毁害,永恒安住不动的,所以投之利刃,也无伤害,因为没有受害者及能死者的原因。这种思想,近于唯物观念,似乎因胜论派的极微论的观念而演变。
(5)、珊阇耶毗胝罗。
他的学说有两个要点,第一推崇世间现实的权力。笫二存有宿命的观念。他们认为王者所作自在,物死又可重生,人死也可重生,犹如草木的秋杀冬藏,春来还自重生,所以人死命终,还来生此世间。至于一切苦乐等级,并不由于现在世的造业而来,都因为过去的关系。现在是无因的,未来是无果的。但现在的行为,若持戒勤修,努力精进,遮盖现世的恶果,可以得到无漏。因得到无漏,可以尽了过去的业力,能够使苦都尽,众苦尽了,便是解脱。这种思想,似乎因数论的因中有果论成来。
(6)、尼干陀若提子(尼乾子)。
他是耆那教的教主,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, 主张有因果业报,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。信徒须守五戒——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、无所有(财物)。耆那教的戒律严谨,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,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,与佛教并存的两大宗教。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。
五、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
在印度,婆罗门教是传统的宗教,是上三种姓一致的信仰——首陀罗是奴隶族,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。但由于僧团发展迅速,许多婆罗门种姓的子弟,也都皈依到佛陀座下,这就引起了婆罗门的妒忌与敌视。所以佛陀一生游化,并不全是所到之处,天人拥护,也常遇到婆罗门种姓的抵制。据阿含经所载,佛陀有一次在婆罗门族的五苇村托钵,一粒米也没有要到,那叫做:“带着干净的钵回来”。有一次到那罗聚落乞食,一个名叫婆罗豆婆遮的婆罗门说:“沙门呀! 我们播种、耕田才得到食物,你为什么不播种耕田呢?”
佛陀传教,始终没有进入婆罗门教的根据地——阎牟那河地区。大目健连晚年出外传道,为外道乱石砸死。
第二,部派佛教时期
部派佛教时期,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后50年。这一时期是佛教派别形成和发展的阶段。
由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,以“十事非法诤”导致佛教分裂(另一种说法认为佛教分裂是“大天五事”所致),到公元1世纪中叶,这四百年左右,在佛教史上称为“部派佛教时期”。
在第一次结集时,就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名称的出现,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结集以后的事。
所谓“上座、中座、下座”是以比丘出家的时间长短确定的。从开始出家到九年以内称为“下座”,出家十至十九年称为“中座”,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为“上座”,五十年以上则称“长老”。
上座比丘及长老,多为老成持重,思想较为保守者;“大众部”则多为下座年轻比丘,人数众多,多为思想较开明而进取者。最初分裂,只分为上座、大众两部,后来这两部又各以对法义见解的不同,由大众部中又分裂出八部,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,加上座大众本部,共有二十部之多,一般称之为“小乘二十部”。
一、上座部
在“上座部”中分裂出来的十部具体是:
1、说一切有部。
在上座部中,以最早分裂出来的“说一切有部”为代表。上座部本来是继承大迦叶的遗教,首弘经教,次弘律论。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间,长老迦多延尼子,为对抗大众部盛倡新说,强固本部理论,他主张首弘论藏,经、律为次,以此与上座部分裂,自成说一切有部。他造《阿毗达磨发智论》,组织有部教义。
第四次结集时所造的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,就是以《发智论》为主,《六足论》为辅而编纂成的。
有部哲学理论,主张“我空法有”,并且是“三世实有,法体恒有”。最具体扼要阐述有部理论的著作,是世亲所造的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,也就是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。
2、雪山部。
3、法上部。
4、犊子部。
5、贤胄部。
6、正量部。
7、密山林部。
8、化地部。
9、饮光部。
10、经量部。
二、大众部
在“大众部”中分裂出来的八部具体是:
大众部的理论,与上座部是对立的。例如:该部最早分裂出来的“一说部”。
1、一说部。
“一说部”认为“一切我法唯有假名,都无实体”。而‘名’就是‘说’,所以称为“一说”。
2、说出世部。
“说出世部”认为佛说的法,都是出世间的法,故名“说出世部”。
3、多闻部。
后来在多闻部出家的诃梨久跋摩,造《成实论》,其学说就是“我法皆空”,也是后来中国“成实宗”所依的论典。
4、鸡胤部。
5、说假部。
6、制多山部。
7、西山部。
8、北山部。
现把“小乘二十部”列表如下:
大众部 一、 1、一说部
2、说出世部
3、鸡胤部
二、 4、多闻部
三、 5、说假部
四、 6、制多山部
7、西山部
8、北山部
上座部 一、雪山部
二、说一切有部 1、犊子部 2、法上部
3、贤胄部
4、正量部
5、密林山部
6、化地部(法藏部)
7、饮光部
8、经量部
通过“绪论”与这一节的了解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1、佛经中水分极大,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。
如: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:土地约长二十公里,宽十六公里,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。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,共有八万户人家,约有五十万人。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,社会富饶。那是夸张之词。
再如:据佛教经典中说,净饭王为太子完婚,给他在宫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,夏天住的凉殿,和春秋住的中殿。苑中广造池台,栽种花木,并以许多宫娥彩女随侍。净饭王希望以人间宫室犬马,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,以免他出家修道。关于这些,经典中有许多夸张性的叙述。关于完婚,则谓:“王即令诸臣择采吉日,遣车万乘,而往迎之”。关于宫中生活,则说:“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,殿有二万彩女,三殿凡六万彩女……”云云。这些都夸张的十分离谱。迦毗罗卫国距天臂城只有一河之隔,“遣车万乘”迎亲,怕不把道路塞满?以人口约只有五十万人的小国,怎么会有六万名适龄的少女呢?
2、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,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。
释迦牟尼死(涅槃)后,由于后世弟子对于佛陀的崇敬与怀念,或为了宗教上的原因,把佛陀圣化、神化、梵化、塑造成了大乘经典中理想化的佛陀。这位理想化的佛陀,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与法力,他超越了人间,上升到天界。他不是人间的觉者和智者,而被塑造成了神——众神之上的神,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。有些经典中夸张的称:佛陀居则金刚宝座,行则地涌莲花,外出则梵天执伞,帝释前导;讲经则天龙八部护持左右。在特殊事故时,则大地震动,天雨香花。这种超乎常情的渲染,绝不是佛陀生前的真面目。
3、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,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的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
4、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,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。
5、佛学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,探索人生、宗教的总汇。
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学文化,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,是由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的,并非所有典籍都是释迦牟尼一人所作。
6、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。
佛教中所谓的神佛,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有所悟或有些特异功能(异于常人功能)的人而已。
关于4、5所谈到的问题将在下一节中具体讲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