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》之一、二
作者:樊振林 邮箱:bml689@gmail.com
第一篇 佛学发展史概要
第一章 印度佛学发展史
第一节 绪论
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:
一、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
1、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
2、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——迦毗罗卫国
二、佛经的结集
三、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
下面就具体介绍。
一、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
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,诞生自印度的佛教,是最古老的一个。
1、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。
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,其国土初看象三角形,实际上是不规则的四边形。在现代来看,印度面积有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,但从历史上看,现在独立国的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等国,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范围之内。所以,从历史上来看印度,它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土地辽阔、人口众多,气候、生产、种族、语言都极为复杂的地方。唐玄奘三藏在《大唐西域记》中,说印度的地形是:“三垂大海,北背雪山”,大体上说的确如此,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,东北以雪山相隔邻于西藏。下面的半岛,西南望阿拉伯海,东南望孟加拉湾,半岛尖端下面,有一个扇形的海岛,就是古代的师子国、后来的口兰,今日的斯里兰卡。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,与他国隔绝,所以,形成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。
2、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——迦毗罗卫国。
信仰佛教的人,没有不知道佛陀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,这伽毗罗卫在什么地方呢? 印度的地形是“三垂大海,北背雪山”。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,实际上是在印度东北边境。雪山北麓是我国的西藏,南麓是现在的尼泊尔,古代的北天竺。
在现代尼泊尔的泰来地区,是一处高原性的盆地。在天气晴朗时,由此远眺,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万年不化的积雪。夏季一部分积雪融化,汇成许多条河流,其中有一条罗泊提河,向南流入印度第一大川——恒河。而迦毗罗卫国,就是在雪山南麓,罗泊提河东北的一片土地上。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,社会富饶。那是夸张之词,迦毗罗卫国:土地约长二十公里,宽十六公里,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。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,共有八万户人家,约有五十万人。十城邦各有城主,早先是由十位城主开会,推出一位有德威声望的人为王——类似联邦制的主席,后来演变为世袭,这世袭的王就是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——释迦牟尼的父王。
释迦牟尼与中国的老子、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;老子生于公元前580年,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。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(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四月初八),在公元前485年(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二月十五日)去世。释迦牟尼,不是佛陀的名字,是佛陀的称号,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。所以释迦是族名。
二、佛经的结集
第一次结集。
在为佛陀治丧完毕后,发起遗教结集。此事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支援,在僧团中选出五百名上座比丘,在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进行结集。(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85年)
结集,我们想象中是“编辑”的意思,事实不是这样,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,选出一名比丘,背诵佛陀说过的教法或戒律。一段一段的背诵出来,由上座长老鉴定无误,再由全体合诵,如无异议,就算“定稿”。
在这次结集中,由大迦叶任“主席”,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,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——原始圣典《四阿含经》(即长阿含、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杂阿含)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结集完成。这次结集称为“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”。
据说,在毕波罗窟结集进行的时候,没有通过选举自行组织的千余名比丘,也另外集会,由师婆迦主持,另行结集出了“经、律、论、杂、禁咒”五藏,他们的结集称为“窟外结集”,或“大众部结集”。
第二次结集。
在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(大约是公元前370~380年)的时候,由于“十事非法诤”事件,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。
十事非法诤事件,发生在毗舍离城,是该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为。毗舍离城的比丘,在每月的八日、十五日等几天,持着盛了水的钵,站在街头向路人募化,声称投钱入水者可获吉祥。路人有投钱者,也有非议出家人不该向人募化财物者。据说的耶舍长老途经该地,获知此种情形,便加以制止。该城比丘不服,反而共逐耶舍。耶舍奔走各地,联络诸上座长老。诸长老一致谴责,毗舍离城的比丘就与他们争辩。
事实上,毗舍离城比丘违犯戒律的行为不止这一件,总计有十项。《五分律》中记戴着“十事非法诤”的内容,其名称是:一、盐姜合共宿净。二、两指抄食净。三、复坐食净。四、越聚落食净。五、酥油蜜石蜜和酪净。六、饮阇楼伽酒净。七、作坐具随意大小净。八、习先所习净。九、求听净。十、受畜金银净。
以上十条,都是不合戒律的,违犯者是不净。而这些比丘们认为是‘净’,那就是化非法为合法。那时佛去世时间不长,竟然有比丘提出这种主张,就难怪上座部长老们认为事态严重。最后双方协定重行结集,以定是非。这次结集在毗舍离城召开,参与集会者共有七百人,由耶舍长老主持,双方各举出四人为审辩,会中重诵戒律,逐事审辩,结果断定毗舍离城的比丘错,上座长老获得胜利。据说该城比丘不服,另行集合了上万人自行结集,另成团体,名叫“大众部”。从此僧团分裂为“上座、大众”两部,各行其是。由于这次结集,使佛教开始分裂。
这次结集,只是结集律藏,后世称此为“七百结集”,或第二次结集。
第三次结集。
第三次结集,是在公元前251年,这时是印度孔雀王朝时代。
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代,又有第三次结集的举行。原来阿育王崇信佛教,对僧伽的供养十分丰厚,一般外道穷于衣食者,也改换成僧装,混入僧团,一方面获得衣食供养,同时把外道的教义混入佛法经义中。阿育王为辨别真伪,就有了第三次结集的举行。地点在国都华氏城——即早年的波吒离邑。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,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。据说,这一次结集,会中诵出经、律、论三藏,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,编辑为一部《论事》,计有千条之多,记下了正反面辩论的意见。后来有两百六十多条传下来,这时上座部大众部又各自分裂,《论事》中已有化地部、犊子部的名称。
第四次结集。
在佛陀去世后六百年左右,大约是公元2世纪初期,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,还有一次第四次结集。以世友菩萨为上首,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(在家优婆塞)参加,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——即《优婆提》十万颂以注释经藏,《毗奈耶毗婆沙》十万颂以注释律藏,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十万颂以注释论藏。后来只有《大毗婆沙论》流传下来,其他的已失传了。
这一次结集有了文字记录,据说是镂于铜片之上,封于石函之中,不许妄传国外。
注意事项: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,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,第二次结集,只是重诵律藏,既没有经,也没有论。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。
佛陀的遗教——以己为洲、以法为洲。
洲:是河中的岛,这里的意思是“依靠或工具”。
以己为洲,以法为洲,就是“自皈依,法皈依”。以上教谕,见于《杂阿含经》,也见于《相应部经典》。
结集 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写出的作品
第一次结集,称为“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”。
当时还有“大众部结集”。 公元前485年 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 大迦叶、优波离、阿难诵。 《四阿含经》:长阿含、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杂阿含。
《八十诵律》
第二次结集,称为“七百结集”。 公元前370至380年 毗舍离城 由耶舍长老主持 这次结集,只是结集律藏。
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251年 国都华氏城——早年的波吒离邑。 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,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。 据说,这一次结集,会中诵出经、律、论三藏,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,编辑为一部《论事》。
第四次结集 公元2世纪初期 以世友菩萨为上首,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参加。 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:
《优婆提》十万颂注释经藏,《毗奈耶毗婆沙》十万颂注释律藏,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十万颂注释论藏。
后来只有《大毗婆沙论》流传下来,其他的已失传了。
注意事项: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,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,第二次结集,只是重诵律藏,既没有经,也没有论。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。
三、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
1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印度佛教大致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。“四个时期”具体是:原始佛教时期、部派佛教时期、大乘佛教时期、密乘佛教时期。“密乘佛教时期”又分为:A、初期杂密,B、后期密教。
2、从佛学内容发展的角度看,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共经过三个阶段。“三个阶段”具体是:小乘佛学阶段、大乘佛学阶段、密乘佛学阶段。
四个时期与三个阶段的关系,具体如下图:
原始佛教时期
小乘佛学阶段
发展过程 部派佛教时期
大乘佛学阶段,即“大乘佛教时期”
密乘佛学阶段,即“密乘佛教时期”
下面我们就分别具体介绍。
第二节 小乘佛学阶段
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:
第一,原始佛教时期
一、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
二、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
三、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
四、当时的宗教状况
五、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
第二,部派佛教时期
一、上座部
二、大众部
下面就具体介绍。
小乘佛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期,具体是:原始佛教时期、部派佛教时期。
第一,原始佛教时期
原始佛教,也就是早期佛教,这一时期大约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,是佛教的最初传播阶段。
一、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
当时的社会情况类似中国的诸侯割据。
公元前六世纪,佛陀出世前后,印度的国际形势,是十六大国、无数小国林立,互相征伐兼并,就象我国的战国时期(公元前六世纪,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)。兵祸连连,生灵涂炭,社会动荡不安。森严的四姓制度,政治地位的不平等,经济分配的不平均,首陀罗种姓的贱民,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。
(一)、印度人的种姓制度。
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,就形成了传统的四种阶级,大体如下:
1、婆罗门: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,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,位居上品,受人尊敬,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。举凡军国政治,也都为其所左右。
2、刹帝利:即王侯武士,集军政权于一族,为世袭的统治者。
3、吠舍: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。
4、首陀罗:为地位卑下、生活艰苦的世奴贱民。
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,一直牢不可破,经过三千多年以来,其观念的残存,还未完全泯灭。
(二)、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三阶层人的思想及人生历程。
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,依据“四吠陀”经典而崇尚“神人”“神我”的思想,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“婆罗门教”,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,即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等三阶层的思想意识,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(修道人)生活。他们思想的人生历程,概括的分为四个时期:
1、净行时期:即青少年时代的教育生活时期。他们到达一定年龄(婆罗门弟子,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。刹帝利的弟子,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。吠舍的弟子,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),便出家就学,学习吠陀等学问。经过规定年限,便有十二年、二十四年等,期满学业成就,便可回家还俗。
2、家居时期:也就是壮年的生活时期,可以结婚生子,负担家庭生活,善尽一家之主的责任。
3、林栖时期: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,潜心修道的生活时期。因在壮年时代,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,从此深隐高蹈,勤修苦行,学习各种禅定思维的方法,以求“神我”的升华。
4、遁世时期:由中年的修行,进入衰老岁月,修行生活,经告一段落,身心绝对净化,道果业已圆成,从此便遁迹山林,脱屣尘境,再不参预世事了。
这种理想的人生,除了婆罗门本身的倡导和享受以外,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,也可效法。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,却永远无法分享,这种宗教生活,根本就被禁止。因此,有了刹帝利的反感,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,他们脱颖而出,对于宗教、哲学、文化、教育等等,都有新思潮的鼓荡。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,研求“神我”灵魂的究竟,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,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。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,婆罗门的思想,仍是深入难变。
二、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
在佛教诞生的时代,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会。
三、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
(一)、印度早期的文化状况
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,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。佛教的诞生也不例外,在它之前的文化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具体是:《吠陀》时代、《净行书》时代、《奥义书》时代。
1、《吠陀》时代。
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,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。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,是自然崇拜。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、风雨雷电、水火昼夜等,不能理解,以为各有神祗司理,他们礼拜诸神,颂赞诸神。所以,有许多想象力丰富、词句美丽的诗篇。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,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,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,应用到祭祀上,祈求子孙繁衍,家畜增殖,降雨丰收,战争胜利等等,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,黎俱吠陀。
吠陀:是梵文Veda的音译,是智识的意思。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,是天启的圣典。黎俱吠陀的完成,大约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。此后的一两百年间,又有沙摩吠陀、夜柔吠陀的编集,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。阿达婆吠陀,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、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,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,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,四吠陀的完成,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间的事。这四吠陀的内容,大致如下:
(1)、黎俱吠陀:四吠陀中,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,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,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,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。这是在祭祀的时候,献给诸神的赞唱。
(2)、沙摩吠陀: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,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,分为二卷。多是预祝丰年的赞歌。
(3)、夜柔吠陀: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,它的出世较晚,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,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,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。
(4)、阿达婆吠陀: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,前者是公认的圣典,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、咀咒仇敌的咒法,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“三明”,视为三位一体,这些则是后来附加的。
2、《净行书》时代。
时代渐次进步,《吠陀》的哲学理论,不能尽合人们的要求,于是才有《净行书》的兴起,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巩固的婆罗门教。《净行书》,包罗万象,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。《净行书》的要义,大部分仍然继承《赞颂》的祭祀歌咏、祈福禳灾的方式。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,对于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,加以蜕变,崇奉一个造物主宰的神,它是梵我不二的。这个主神,便是‘梵’。梵,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。人性的我,与梵我不二,类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,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思。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,与梵我不二的哲学,一直深植于印度哲学的思想之中,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伽术等,他们的最高目的,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。但由崇奉《净行书》形成的婆罗门教,同时仍依循吠陀传统,崇拜自然伟大,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敬奉的阿修罗、恶鬼、罗刹等神怪,一律加以尊敬。
《净行书》与婆罗门教相比唯一的特点,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。众生业力流转生死轮回,由于宿世不同善恶的种因,便有今生各别苦乐的果报。因此才有所谓“上天堂”与“下地狱”的说法,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。
3、《奥义书》时代。
初期奥义书的出现,是公元前七百年间的事。
奥义书,音译优波尼沙陀,有“近侍”、“侍坐”的意思。意思是说:这是师徒近坐,所传达的秘密教义。《奥义书》,是印度的宗教哲学,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,那是历时数百年,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。
近代学者研究,总共有二百多种,后世所流传者通常说是一百零八种。以其文体、语法内容来区分,可分为三个时期:
(1)、初期的奥义书。出现在佛教之前,约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间,全部是散文体裁。
(2)、中期的奥义书。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,其中以韵文为主,间有散文。
(3)、后期奥义书。是公元前二百年,至公元后二百年的作品,也是以散文为主。
《奥义书》的主要思想是:
(1)、确定梵我不二
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质,与形而下的自我的本质,本来就是一个整体,世界万象,本来就与我同根所生。《净行书》的哲学,由肉体的生命说到心灵的生命,但到此为止,说不出一个所以然。《奥义书》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,分成五藏与四位。所谓四位,就是:醒位、梦位、熟眠位、死位。所谓五藏,就是:食味所成我、生气所成我、意识所成我、认识所成我、欢喜所成我。这个“欢喜所成我”,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,绝对快乐的境界。
总之,《奥义书》的梵我哲学,它的最终目的,就是把个人的小我,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,如百川汇海,整个宇宙、各种事物,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化而已。
(2)、大梵化生万象
这个世界的万象,包括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,都是大梵的化生,它由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大种子,化生卵、胎、热、湿、马、人、象,动植飞走等物类。好象大海扬起的波浪,变幻生出各种现象。它并无目的,只是游戏性地在变化,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,只是一个梵我是实存的。从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程序,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:
第一,先由名色的我(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),开展这个世界。
第二,再有太初的我,生起欲望,由于欲望的想象,才流出水、火、大地等三大原素,做成人我。
第三,由人我的化合,进入其他各种现象。
第四,由我再造世界,才有海和风,生命和死亡。梵我从生命类的顶门进入,做成人我。
人我也就是“有情”的中心。所谓“有情”,包括很广,天人的群类,和世界上的各种生物。梵的自性有两面,第一,可以始终保持本体的本位。第二,发展做成一个生活的人我。换言之,一面有力量组织成人我的身体(似肉体的);另一面又变做一个生命的力量,进而成为有情物的命(类灵魂的)。肉体的部分,有五种风与三德,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,有呼、吸、介风、死风、消化风等。三德就是喜、忧、暗。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围,不得解脱,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,它水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。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,便是生气(呼吸)根、意等作用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皮,名为知根,是认识的泉源。手、足、舌、排泄器官、生殖器官等,名为根,足意志的泉源。中间联络的主管,就是意。醒时,由五风与根等,全部都在活动。梦时,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。睡眠时,意也休止,只有五风在活动。觉位,便是解脱的境界,正是那个无喜、无忧、无痛苦、无快乐的梵我的欢喜地。
(3)、轮回与解脱
人我有情的命运,只有两条路。一是,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,便是轮回。二是,返还到大梵的本位,便是解脱。有情界不能解脱,便都有天、地、空三界中轮回五道四生。五道,便是:天道、祖道、人道、兽道和地狱道。四生,便是: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类生命。《奧义书》最终的目的,就是求得解脱,脱离罪恶和烦恼,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。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,是因为无明的障碍,反之,明了就可觉得梵净。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?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,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,念诵梵的表征唵(嗡)字的密语(密咒),念念相续,就可以渐渐把握身心,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。
现象界的轮回也可以分为三条途径:
第一,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,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,回归于梵,获得永恒的幸福。
第二,一个人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,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,转生为人。
第三,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——兽道或地狱道。
这一业与轮回的理论,后来被佛教加以融摄,并改变了其内容。
综观印度的宗教哲学,由《吠陀》经典到《净行书》,再变而为《奧义书》,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,越来越严密,內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,但《奧义书》的思想,矛盾百出,仍然不能跳出婆罗门教的范围。
(二)、在佛教诞生时,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
当时的文化思想情况是:当时是一个邪说充斥、思想混乱的时代。
追求真谛的精神,也是人类潜在的愿望,于是追求真谛的各派哲学便从“宗教哲学”中脱颖而出,在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前后期间,各派哲学纷纷独立,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,和思想组织的体系。按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,都称它们为“正统六派、异宗三派”。所谓“正统六派”,指数论、瑜伽、胜论、正理、弥曼差、吠檀多派。这六派仍然承认《吠陀》以来哲学的权威,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“正统派”。所谓“异宗三派”:指佛教、耆那教、顺世派。这三宗是“反正统”,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。
“正统六派”的大体内容如下:
1、数论派。
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,说宇宙的根元,有物质原理的自性,与精神原理的神我,由这两种的发展,而用大我慢、五知根、五作根、心根、五唯、五大、二十三谛等来说明各种现象。
数论派的哲学,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,纯苦无乐,要求解脱,必须先了解苦因,但它认为生天、祭祀、祈祷等方法,并非究竟解脱。这个世间,为三苦所逼:(1)、依内苦,包括病苦(风、热、痰等)和心苦(可爱别离、怨憎聚会、所求不得、有生就苦)。(2)、依外苦,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。(3)、依天苦,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。
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,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。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为宇宙人生的真谛。立三种量论:(1)、证量(又名现量,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)。(2)、比量(由推理而得的知识)。(3)、圣言量(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)。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,又加比喻量。因此认为神的存在,不能证明,就是不可知数,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。所谓二十五谛,如附表:
非能造
非所造者 神我
能造者 自性
能造所造者 大(觉)我慢
五唯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
所造者 五 大:空、风、火、水、地。
五知根:耳、皮、眼、舌、鼻。
五作根:舌、手、足、男女根、大遗根。
心根
数论派的哲学思想,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,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,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。中国《大藏经》中数论派的典籍,有真谛所译的《金七十论》,可供研究。但整个思想系统,和理论的条理,仍然缺点很多,不能自圆其说。
2、瑜伽派。
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,成立瑜伽哲学。
瑜伽派的哲学思想,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。只是数论的宗旨,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;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“大自在天”。瑜伽的意思,有冥想观行,天人相应的作用,所以有的译为“相应”,有的意译为禅、禅思、禅观。《瑜伽经》分为四品:
一、三昧品(禅定中的觉受),阐述三昧的本质。
二、方法品,阐述入三昧的修炼方法。
三、神通品,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。
四、独存品,阐述最高的目的,达到无束缚,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。
瑜伽派的哲学,大体与数论派相似,只把“自性”改作第二十四谛,把“神我”作第二十五谛,立大自在天(伊湿伐罗)为第二十六谛。自在天是无情、无想、无业,不受业果,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,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。它是一切天人师,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唵(嗡)字,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。但瑜伽派所立的神,与人我的身心,又是不可分开的,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,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,绝欲清心,自求解脱。
瑜伽的修炼方法,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。所谓八支行法,便是禁制、劝制、坐法、调息、制感、执持、静虑、等持。
(1)、禁制。就是行为的戒律,要守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贪的五戒。
(2)、劝制。就是清净的行为,要知足、苦行、学习念诵和记诵,虔敬大神的五事。
以上两条,无论修道与在俗,都应共同遵守。自第三坐法以下,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。
(3)、坐法。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,有莲花坐、狮子坐、鸡坐、拜坐等等。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(有许多种),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。
(4)、调息。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。
(5)、制感。控制身体的感觉,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,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。
(6)、执持。使令此心不动,断绝一切妄想,制心一处。
(7)、静虑。由持心不动,可使境与心冥,得浑然合一的禅定。
(8)、等持(即三昧,或称为三摩地)。终使心如虚空,境照万象。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,是瑜伽的中心行法。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。换言之,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,从自性而获得解脱,进入智慧的境界。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,大体分有想(有思维)、无想(无思维)两种。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,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,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。修习瑜伽,能够成就神通。据《方便心论》所记载,瑜伽外道有“八微”和“八自在”说法。“八微”就是四大(生理变异)和空、意、明、无明。“八自在”就是能小、能大、轻举、到远、随心所欲、分身、尊胜、隐没(隐身)。
瑜伽派的哲学,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,不如说它是实证主义,它的理论,也由于上古以来《奥义书》的层层蜕变,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,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,所用的方法,是近于科学的。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,求证的方法,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,佛教也不例外,只是求证所得的,有程度深浅,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。
3、胜论派。
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,立足于多元论,主张物理的世界观,用实、德、业、同异、和合、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,说明一切。
胜论派:梵语“吠业史迦”,又译作“卫世师”,有差异、特性等意义。初以六句义立宗,后又演为十句义。中国《大藏经》中收藏有玄奘法师译、慧月论师著的《胜宗十句义》,大约如下:
(1)、实,梵语“陀罗标”的意译,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(体)。
(2)、德,梵语“求那”的意译,说宇宙万有的现象(相)。
(3)、业,梵语“羯磨”的意译,说万有的作用(用)。
(4)、同,说万有各种现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。
(5)、异,说万有同中有各自差异的特性。
(6)、和合,说实德、能所等,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。
(7)、有能,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。
(8)、无能,说自果自生,不涉他果。
(9)、俱分,说同体中互通,例如人和人。非同体中互异,例如人非禽兽。
(10)、无说,说万有及各种现象毕竟的不存在。
“十句义”是胜论派的总纲,由十句演绎分析,内容包含心理、生理、物理、精神、时、空等理论。对于物质世界,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。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,分析物质大种,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、原子核物理学、以及元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。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,由不可见力,集合离散。分析到无可分处,就是极微,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。极微不可见,不可再分析,它永恒不变不灭,无始无终,它的形状是圆体的。它如光尘(日光中的飞尘)的六分之一大小。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极微,又各自不同,它们有色、味、触,犹如液体,极微互相拥抱,成二重极微,名为“子微”。三个二重极微相合,成三重极微,名为“孙微”,它的大小就和光尘相同了。四个三重极微相合,成四重极微等等,这样辗转相依,形成三千大千世界。
这一理论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、唯物论、与中国《易经》的阴阳学说,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,近于自然科学。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,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,最后的宗旨,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,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,仍然为求精神的解脱,并不向物的方面上研究发展。胜论派的特点,是因中无果论,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灼见,等于是纯朴的知识论。《大藏经》中,有《百论疏》、《唯识述心》等可供参考。
4、正理派。
正理派:梵语“尼夜耶”,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,通常译成“正理”,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。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,发展因明的“正理”,确定认识的价值。
正理派开创的目的,仍然在求真知,达到智慧的解脱,后来演变成为因明,有五支因明的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。及三支因明的宗、因、喻。严谨的推理体系,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,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。有人认为西方逻辑的发展,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。
5、弥曼差派。
弥曼差派:梵语“弥曼差”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。弥曼差的哲学,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,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。他们发挥阐扬《吠陀》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,思维考察《净行书》的内义。因此创立“声常住论”,认为《吠陀》经典的文字语言,除了“语意”以外,它的文字“语性”,还是永恒、共同、常存而不变的。《吠陀》的文字,就是天启的经典,不容否认就是真理,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,《吠陀》为最高无上的原理,所以梵文字声,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。
这种哲学的基础,是后期佛教——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,非常有力。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,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,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,建立量论。有经验实证的现量,推测而知的比量,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。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,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。但却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论,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兴起,来补救这个缺憾。
6、吠檀多派。
吠檀多派,继承《奥义书》的哲学。实质上,吠檀多派和《奥义书》都是继承《吠陀》,然后,稍加修整,另换一番新的面目,而形成的。
“吠檀多派”是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的,也反对佛教哲学,极力维护《吠陀》和《奥义书》的真理,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。
“弥曼差派、吠檀多派”这两派虽然时代较晚,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,其学说影响人们的思维很大,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。
综上所述,可见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过程是,从《吠陀》到《净行书》而后发展到《奥义书》,然后,演变成各派的哲学,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。
关于“本体论”的几种主要观点。
对本体问题——形而上的本体,更是异说纷纭,立论各异。有一元论、二元论、多元论等多种观点。而对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体,有永恒实体之说,有归于断灭之说,这即所谓一元、多元,断见、常见。
1、早期的婆罗门教,以创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为永恒的存在。这最高的神,虽以时代不同而名称有所改变——如生主神,梵,但都是一元有神论的神祗。奥义书以哲学立场讨论这一问题,以宇宙原理的“梵”与个人原理的“我”一体无别,主张“梵我一如”,以此为永恒不变的本体,这是哲学上的一元论。
2、自由思想家的沙门集团,多是主张多元论。如六师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,以地、水、火、风、乐、苦、寿命等七原素为七身,此七原素是常恒不变的存在。末伽梨俱舍梨于七原素之外,更加上空、生、死、得、失为十二种要素。“尼干陀若提子”把存在分为灵魂的存在和非灵魂的存在,灵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动物,甚至于连植物、地、水、火、风等无生物也是灵魂的存在;非灵魂的存在则有法(运动原理)、非法(静止原理)、空间、物质要素四种。而这四者也是常住不变的存在。这四者再加上灵魂,共有五种实体元素,称之为“五有身”。
3、形而上的本体,有一元、有多元;而本体的存在,有认为永恒的存在,有认为存在并不是永远的,终归于断灭空无。佛教称前者为常见,后者为断见。常见者认为灵魂在今生肉体死亡后,来生之前是常恒存在;断见者认为人受生之时,灵魂从空无转于肉体,肉体死亡,灵魂也随之消灭。这完全是唯物论的论点,肉体之外没有灵魂的存在。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即是这种主张。在此常见断见之外,还有既不属常见又不属断见的,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,散阇耶毗罗胝子就这一派的领袖。
后来佛教把这些不同的理论归纳起来,有六十二种之多,即所谓“六十二见论”——佛家认为这是六十二种错误的谬见。这六十二见再加以归纳,就是后来佛陀所不予置评的“十无记或十四无记”。
第一篇 佛学发展史概要
第一章 印度佛学发展史
第一节 绪论
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:
一、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
1、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
2、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——迦毗罗卫国
二、佛经的结集
三、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
下面就具体介绍。
一、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
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,诞生自印度的佛教,是最古老的一个。
1、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。
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,其国土初看象三角形,实际上是不规则的四边形。在现代来看,印度面积有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,但从历史上看,现在独立国的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斯里兰卡等国,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范围之内。所以,从历史上来看印度,它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土地辽阔、人口众多,气候、生产、种族、语言都极为复杂的地方。唐玄奘三藏在《大唐西域记》中,说印度的地形是:“三垂大海,北背雪山”,大体上说的确如此,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,东北以雪山相隔邻于西藏。下面的半岛,西南望阿拉伯海,东南望孟加拉湾,半岛尖端下面,有一个扇形的海岛,就是古代的师子国、后来的口兰,今日的斯里兰卡。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,与他国隔绝,所以,形成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。
2、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——迦毗罗卫国。
信仰佛教的人,没有不知道佛陀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,这伽毗罗卫在什么地方呢? 印度的地形是“三垂大海,北背雪山”。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,实际上是在印度东北边境。雪山北麓是我国的西藏,南麓是现在的尼泊尔,古代的北天竺。
在现代尼泊尔的泰来地区,是一处高原性的盆地。在天气晴朗时,由此远眺,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万年不化的积雪。夏季一部分积雪融化,汇成许多条河流,其中有一条罗泊提河,向南流入印度第一大川——恒河。而迦毗罗卫国,就是在雪山南麓,罗泊提河东北的一片土地上。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,社会富饶。那是夸张之词,迦毗罗卫国:土地约长二十公里,宽十六公里,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。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,共有八万户人家,约有五十万人。十城邦各有城主,早先是由十位城主开会,推出一位有德威声望的人为王——类似联邦制的主席,后来演变为世袭,这世袭的王就是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——释迦牟尼的父王。
释迦牟尼与中国的老子、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;老子生于公元前580年,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。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(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四月初八),在公元前485年(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二月十五日)去世。释迦牟尼,不是佛陀的名字,是佛陀的称号,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。所以释迦是族名。
二、佛经的结集
第一次结集。
在为佛陀治丧完毕后,发起遗教结集。此事得到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支援,在僧团中选出五百名上座比丘,在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进行结集。(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85年)
结集,我们想象中是“编辑”的意思,事实不是这样,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,选出一名比丘,背诵佛陀说过的教法或戒律。一段一段的背诵出来,由上座长老鉴定无误,再由全体合诵,如无异议,就算“定稿”。
在这次结集中,由大迦叶任“主席”,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,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——原始圣典《四阿含经》(即长阿含、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杂阿含)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结集完成。这次结集称为“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”。
据说,在毕波罗窟结集进行的时候,没有通过选举自行组织的千余名比丘,也另外集会,由师婆迦主持,另行结集出了“经、律、论、杂、禁咒”五藏,他们的结集称为“窟外结集”,或“大众部结集”。
第二次结集。
在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(大约是公元前370~380年)的时候,由于“十事非法诤”事件,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。
十事非法诤事件,发生在毗舍离城,是该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为。毗舍离城的比丘,在每月的八日、十五日等几天,持着盛了水的钵,站在街头向路人募化,声称投钱入水者可获吉祥。路人有投钱者,也有非议出家人不该向人募化财物者。据说的耶舍长老途经该地,获知此种情形,便加以制止。该城比丘不服,反而共逐耶舍。耶舍奔走各地,联络诸上座长老。诸长老一致谴责,毗舍离城的比丘就与他们争辩。
事实上,毗舍离城比丘违犯戒律的行为不止这一件,总计有十项。《五分律》中记戴着“十事非法诤”的内容,其名称是:一、盐姜合共宿净。二、两指抄食净。三、复坐食净。四、越聚落食净。五、酥油蜜石蜜和酪净。六、饮阇楼伽酒净。七、作坐具随意大小净。八、习先所习净。九、求听净。十、受畜金银净。
以上十条,都是不合戒律的,违犯者是不净。而这些比丘们认为是‘净’,那就是化非法为合法。那时佛去世时间不长,竟然有比丘提出这种主张,就难怪上座部长老们认为事态严重。最后双方协定重行结集,以定是非。这次结集在毗舍离城召开,参与集会者共有七百人,由耶舍长老主持,双方各举出四人为审辩,会中重诵戒律,逐事审辩,结果断定毗舍离城的比丘错,上座长老获得胜利。据说该城比丘不服,另行集合了上万人自行结集,另成团体,名叫“大众部”。从此僧团分裂为“上座、大众”两部,各行其是。由于这次结集,使佛教开始分裂。
这次结集,只是结集律藏,后世称此为“七百结集”,或第二次结集。
第三次结集。
第三次结集,是在公元前251年,这时是印度孔雀王朝时代。
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代,又有第三次结集的举行。原来阿育王崇信佛教,对僧伽的供养十分丰厚,一般外道穷于衣食者,也改换成僧装,混入僧团,一方面获得衣食供养,同时把外道的教义混入佛法经义中。阿育王为辨别真伪,就有了第三次结集的举行。地点在国都华氏城——即早年的波吒离邑。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,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。据说,这一次结集,会中诵出经、律、论三藏,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,编辑为一部《论事》,计有千条之多,记下了正反面辩论的意见。后来有两百六十多条传下来,这时上座部大众部又各自分裂,《论事》中已有化地部、犊子部的名称。
第四次结集。
在佛陀去世后六百年左右,大约是公元2世纪初期,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,还有一次第四次结集。以世友菩萨为上首,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(在家优婆塞)参加,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——即《优婆提》十万颂以注释经藏,《毗奈耶毗婆沙》十万颂以注释律藏,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十万颂以注释论藏。后来只有《大毗婆沙论》流传下来,其他的已失传了。
这一次结集有了文字记录,据说是镂于铜片之上,封于石函之中,不许妄传国外。
注意事项: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,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,第二次结集,只是重诵律藏,既没有经,也没有论。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。
佛陀的遗教——以己为洲、以法为洲。
洲:是河中的岛,这里的意思是“依靠或工具”。
以己为洲,以法为洲,就是“自皈依,法皈依”。以上教谕,见于《杂阿含经》,也见于《相应部经典》。
结集 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写出的作品
第一次结集,称为“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”。
当时还有“大众部结集”。 公元前485年 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 大迦叶、优波离、阿难诵。 《四阿含经》:长阿含、中阿含、增一阿含、杂阿含。
《八十诵律》
第二次结集,称为“七百结集”。 公元前370至380年 毗舍离城 由耶舍长老主持 这次结集,只是结集律藏。
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251年 国都华氏城——早年的波吒离邑。 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,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。 据说,这一次结集,会中诵出经、律、论三藏,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,编辑为一部《论事》。
第四次结集 公元2世纪初期 以世友菩萨为上首,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参加。 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:
《优婆提》十万颂注释经藏,《毗奈耶毗婆沙》十万颂注释律藏,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》十万颂注释论藏。
后来只有《大毗婆沙论》流传下来,其他的已失传了。
注意事项: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,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,第二次结集,只是重诵律藏,既没有经,也没有论。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。
三、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
1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印度佛教大致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。“四个时期”具体是:原始佛教时期、部派佛教时期、大乘佛教时期、密乘佛教时期。“密乘佛教时期”又分为:A、初期杂密,B、后期密教。
2、从佛学内容发展的角度看,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共经过三个阶段。“三个阶段”具体是:小乘佛学阶段、大乘佛学阶段、密乘佛学阶段。
四个时期与三个阶段的关系,具体如下图:
原始佛教时期
小乘佛学阶段
发展过程 部派佛教时期
大乘佛学阶段,即“大乘佛教时期”
密乘佛学阶段,即“密乘佛教时期”
下面我们就分别具体介绍。
第二节 小乘佛学阶段
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:
第一,原始佛教时期
一、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
二、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
三、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
四、当时的宗教状况
五、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
第二,部派佛教时期
一、上座部
二、大众部
下面就具体介绍。
小乘佛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期,具体是:原始佛教时期、部派佛教时期。
第一,原始佛教时期
原始佛教,也就是早期佛教,这一时期大约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,是佛教的最初传播阶段。
一、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
当时的社会情况类似中国的诸侯割据。
公元前六世纪,佛陀出世前后,印度的国际形势,是十六大国、无数小国林立,互相征伐兼并,就象我国的战国时期(公元前六世纪,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)。兵祸连连,生灵涂炭,社会动荡不安。森严的四姓制度,政治地位的不平等,经济分配的不平均,首陀罗种姓的贱民,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。
(一)、印度人的种姓制度。
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,就形成了传统的四种阶级,大体如下:
1、婆罗门: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,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,位居上品,受人尊敬,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。举凡军国政治,也都为其所左右。
2、刹帝利:即王侯武士,集军政权于一族,为世袭的统治者。
3、吠舍: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。
4、首陀罗:为地位卑下、生活艰苦的世奴贱民。
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,一直牢不可破,经过三千多年以来,其观念的残存,还未完全泯灭。
(二)、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三阶层人的思想及人生历程。
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,依据“四吠陀”经典而崇尚“神人”“神我”的思想,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“婆罗门教”,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,即婆罗门、刹帝利、吠舍等三阶层的思想意识,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(修道人)生活。他们思想的人生历程,概括的分为四个时期:
1、净行时期:即青少年时代的教育生活时期。他们到达一定年龄(婆罗门弟子,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。刹帝利的弟子,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。吠舍的弟子,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),便出家就学,学习吠陀等学问。经过规定年限,便有十二年、二十四年等,期满学业成就,便可回家还俗。
2、家居时期:也就是壮年的生活时期,可以结婚生子,负担家庭生活,善尽一家之主的责任。
3、林栖时期: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,潜心修道的生活时期。因在壮年时代,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,从此深隐高蹈,勤修苦行,学习各种禅定思维的方法,以求“神我”的升华。
4、遁世时期:由中年的修行,进入衰老岁月,修行生活,经告一段落,身心绝对净化,道果业已圆成,从此便遁迹山林,脱屣尘境,再不参预世事了。
这种理想的人生,除了婆罗门本身的倡导和享受以外,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,也可效法。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,却永远无法分享,这种宗教生活,根本就被禁止。因此,有了刹帝利的反感,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,他们脱颖而出,对于宗教、哲学、文化、教育等等,都有新思潮的鼓荡。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,研求“神我”灵魂的究竟,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,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。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,婆罗门的思想,仍是深入难变。
二、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
在佛教诞生的时代,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会。
三、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
(一)、印度早期的文化状况
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,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。佛教的诞生也不例外,在它之前的文化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具体是:《吠陀》时代、《净行书》时代、《奥义书》时代。
1、《吠陀》时代。
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,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。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,是自然崇拜。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、风雨雷电、水火昼夜等,不能理解,以为各有神祗司理,他们礼拜诸神,颂赞诸神。所以,有许多想象力丰富、词句美丽的诗篇。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,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,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,应用到祭祀上,祈求子孙繁衍,家畜增殖,降雨丰收,战争胜利等等,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,黎俱吠陀。
吠陀:是梵文Veda的音译,是智识的意思。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,是天启的圣典。黎俱吠陀的完成,大约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。此后的一两百年间,又有沙摩吠陀、夜柔吠陀的编集,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。阿达婆吠陀,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、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,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,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,四吠陀的完成,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间的事。这四吠陀的内容,大致如下:
(1)、黎俱吠陀:四吠陀中,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,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,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,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。这是在祭祀的时候,献给诸神的赞唱。
(2)、沙摩吠陀: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,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,分为二卷。多是预祝丰年的赞歌。
(3)、夜柔吠陀: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,它的出世较晚,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,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,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。
(4)、阿达婆吠陀: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,前者是公认的圣典,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、咀咒仇敌的咒法,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“三明”,视为三位一体,这些则是后来附加的。
2、《净行书》时代。
时代渐次进步,《吠陀》的哲学理论,不能尽合人们的要求,于是才有《净行书》的兴起,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巩固的婆罗门教。《净行书》,包罗万象,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。《净行书》的要义,大部分仍然继承《赞颂》的祭祀歌咏、祈福禳灾的方式。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,对于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,加以蜕变,崇奉一个造物主宰的神,它是梵我不二的。这个主神,便是‘梵’。梵,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。人性的我,与梵我不二,类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,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思。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,与梵我不二的哲学,一直深植于印度哲学的思想之中,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伽术等,他们的最高目的,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。但由崇奉《净行书》形成的婆罗门教,同时仍依循吠陀传统,崇拜自然伟大,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敬奉的阿修罗、恶鬼、罗刹等神怪,一律加以尊敬。
《净行书》与婆罗门教相比唯一的特点,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。众生业力流转生死轮回,由于宿世不同善恶的种因,便有今生各别苦乐的果报。因此才有所谓“上天堂”与“下地狱”的说法,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。
3、《奥义书》时代。
初期奥义书的出现,是公元前七百年间的事。
奥义书,音译优波尼沙陀,有“近侍”、“侍坐”的意思。意思是说:这是师徒近坐,所传达的秘密教义。《奥义书》,是印度的宗教哲学,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,那是历时数百年,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。
近代学者研究,总共有二百多种,后世所流传者通常说是一百零八种。以其文体、语法内容来区分,可分为三个时期:
(1)、初期的奥义书。出现在佛教之前,约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间,全部是散文体裁。
(2)、中期的奥义书。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,其中以韵文为主,间有散文。
(3)、后期奥义书。是公元前二百年,至公元后二百年的作品,也是以散文为主。
《奥义书》的主要思想是:
(1)、确定梵我不二
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质,与形而下的自我的本质,本来就是一个整体,世界万象,本来就与我同根所生。《净行书》的哲学,由肉体的生命说到心灵的生命,但到此为止,说不出一个所以然。《奥义书》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,分成五藏与四位。所谓四位,就是:醒位、梦位、熟眠位、死位。所谓五藏,就是:食味所成我、生气所成我、意识所成我、认识所成我、欢喜所成我。这个“欢喜所成我”,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,绝对快乐的境界。
总之,《奥义书》的梵我哲学,它的最终目的,就是把个人的小我,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,如百川汇海,整个宇宙、各种事物,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化而已。
(2)、大梵化生万象
这个世界的万象,包括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,都是大梵的化生,它由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大种子,化生卵、胎、热、湿、马、人、象,动植飞走等物类。好象大海扬起的波浪,变幻生出各种现象。它并无目的,只是游戏性地在变化,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,只是一个梵我是实存的。从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程序,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:
第一,先由名色的我(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),开展这个世界。
第二,再有太初的我,生起欲望,由于欲望的想象,才流出水、火、大地等三大原素,做成人我。
第三,由人我的化合,进入其他各种现象。
第四,由我再造世界,才有海和风,生命和死亡。梵我从生命类的顶门进入,做成人我。
人我也就是“有情”的中心。所谓“有情”,包括很广,天人的群类,和世界上的各种生物。梵的自性有两面,第一,可以始终保持本体的本位。第二,发展做成一个生活的人我。换言之,一面有力量组织成人我的身体(似肉体的);另一面又变做一个生命的力量,进而成为有情物的命(类灵魂的)。肉体的部分,有五种风与三德,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,有呼、吸、介风、死风、消化风等。三德就是喜、忧、暗。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围,不得解脱,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,它水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。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,便是生气(呼吸)根、意等作用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皮,名为知根,是认识的泉源。手、足、舌、排泄器官、生殖器官等,名为根,足意志的泉源。中间联络的主管,就是意。醒时,由五风与根等,全部都在活动。梦时,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。睡眠时,意也休止,只有五风在活动。觉位,便是解脱的境界,正是那个无喜、无忧、无痛苦、无快乐的梵我的欢喜地。
(3)、轮回与解脱
人我有情的命运,只有两条路。一是,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,便是轮回。二是,返还到大梵的本位,便是解脱。有情界不能解脱,便都有天、地、空三界中轮回五道四生。五道,便是:天道、祖道、人道、兽道和地狱道。四生,便是: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类生命。《奧义书》最终的目的,就是求得解脱,脱离罪恶和烦恼,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。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,是因为无明的障碍,反之,明了就可觉得梵净。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?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,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,念诵梵的表征唵(嗡)字的密语(密咒),念念相续,就可以渐渐把握身心,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。
现象界的轮回也可以分为三条途径:
第一,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,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,回归于梵,获得永恒的幸福。
第二,一个人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,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,转生为人。
第三,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——兽道或地狱道。
这一业与轮回的理论,后来被佛教加以融摄,并改变了其内容。
综观印度的宗教哲学,由《吠陀》经典到《净行书》,再变而为《奧义书》,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,越来越严密,內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,但《奧义书》的思想,矛盾百出,仍然不能跳出婆罗门教的范围。
(二)、在佛教诞生时,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
当时的文化思想情况是:当时是一个邪说充斥、思想混乱的时代。
追求真谛的精神,也是人类潜在的愿望,于是追求真谛的各派哲学便从“宗教哲学”中脱颖而出,在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前后期间,各派哲学纷纷独立,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,和思想组织的体系。按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,都称它们为“正统六派、异宗三派”。所谓“正统六派”,指数论、瑜伽、胜论、正理、弥曼差、吠檀多派。这六派仍然承认《吠陀》以来哲学的权威,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“正统派”。所谓“异宗三派”:指佛教、耆那教、顺世派。这三宗是“反正统”,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。
“正统六派”的大体内容如下:
1、数论派。
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,说宇宙的根元,有物质原理的自性,与精神原理的神我,由这两种的发展,而用大我慢、五知根、五作根、心根、五唯、五大、二十三谛等来说明各种现象。
数论派的哲学,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,纯苦无乐,要求解脱,必须先了解苦因,但它认为生天、祭祀、祈祷等方法,并非究竟解脱。这个世间,为三苦所逼:(1)、依内苦,包括病苦(风、热、痰等)和心苦(可爱别离、怨憎聚会、所求不得、有生就苦)。(2)、依外苦,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。(3)、依天苦,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。
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,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。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为宇宙人生的真谛。立三种量论:(1)、证量(又名现量,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)。(2)、比量(由推理而得的知识)。(3)、圣言量(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)。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,又加比喻量。因此认为神的存在,不能证明,就是不可知数,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。所谓二十五谛,如附表:
非能造
非所造者 神我
能造者 自性
能造所造者 大(觉)我慢
五唯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
所造者 五 大:空、风、火、水、地。
五知根:耳、皮、眼、舌、鼻。
五作根:舌、手、足、男女根、大遗根。
心根
数论派的哲学思想,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,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,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。中国《大藏经》中数论派的典籍,有真谛所译的《金七十论》,可供研究。但整个思想系统,和理论的条理,仍然缺点很多,不能自圆其说。
2、瑜伽派。
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,成立瑜伽哲学。
瑜伽派的哲学思想,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。只是数论的宗旨,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;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“大自在天”。瑜伽的意思,有冥想观行,天人相应的作用,所以有的译为“相应”,有的意译为禅、禅思、禅观。《瑜伽经》分为四品:
一、三昧品(禅定中的觉受),阐述三昧的本质。
二、方法品,阐述入三昧的修炼方法。
三、神通品,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。
四、独存品,阐述最高的目的,达到无束缚,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。
瑜伽派的哲学,大体与数论派相似,只把“自性”改作第二十四谛,把“神我”作第二十五谛,立大自在天(伊湿伐罗)为第二十六谛。自在天是无情、无想、无业,不受业果,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,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。它是一切天人师,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唵(嗡)字,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。但瑜伽派所立的神,与人我的身心,又是不可分开的,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,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,绝欲清心,自求解脱。
瑜伽的修炼方法,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。所谓八支行法,便是禁制、劝制、坐法、调息、制感、执持、静虑、等持。
(1)、禁制。就是行为的戒律,要守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贪的五戒。
(2)、劝制。就是清净的行为,要知足、苦行、学习念诵和记诵,虔敬大神的五事。
以上两条,无论修道与在俗,都应共同遵守。自第三坐法以下,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。
(3)、坐法。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,有莲花坐、狮子坐、鸡坐、拜坐等等。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(有许多种),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。
(4)、调息。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。
(5)、制感。控制身体的感觉,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,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。
(6)、执持。使令此心不动,断绝一切妄想,制心一处。
(7)、静虑。由持心不动,可使境与心冥,得浑然合一的禅定。
(8)、等持(即三昧,或称为三摩地)。终使心如虚空,境照万象。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,是瑜伽的中心行法。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。换言之,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,从自性而获得解脱,进入智慧的境界。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,大体分有想(有思维)、无想(无思维)两种。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,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,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。修习瑜伽,能够成就神通。据《方便心论》所记载,瑜伽外道有“八微”和“八自在”说法。“八微”就是四大(生理变异)和空、意、明、无明。“八自在”就是能小、能大、轻举、到远、随心所欲、分身、尊胜、隐没(隐身)。
瑜伽派的哲学,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,不如说它是实证主义,它的理论,也由于上古以来《奥义书》的层层蜕变,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,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,所用的方法,是近于科学的。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,求证的方法,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,佛教也不例外,只是求证所得的,有程度深浅,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。
3、胜论派。
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,立足于多元论,主张物理的世界观,用实、德、业、同异、和合、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,说明一切。
胜论派:梵语“吠业史迦”,又译作“卫世师”,有差异、特性等意义。初以六句义立宗,后又演为十句义。中国《大藏经》中收藏有玄奘法师译、慧月论师著的《胜宗十句义》,大约如下:
(1)、实,梵语“陀罗标”的意译,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(体)。
(2)、德,梵语“求那”的意译,说宇宙万有的现象(相)。
(3)、业,梵语“羯磨”的意译,说万有的作用(用)。
(4)、同,说万有各种现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。
(5)、异,说万有同中有各自差异的特性。
(6)、和合,说实德、能所等,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。
(7)、有能,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。
(8)、无能,说自果自生,不涉他果。
(9)、俱分,说同体中互通,例如人和人。非同体中互异,例如人非禽兽。
(10)、无说,说万有及各种现象毕竟的不存在。
“十句义”是胜论派的总纲,由十句演绎分析,内容包含心理、生理、物理、精神、时、空等理论。对于物质世界,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。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,分析物质大种,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、原子核物理学、以及元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。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,由不可见力,集合离散。分析到无可分处,就是极微,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。极微不可见,不可再分析,它永恒不变不灭,无始无终,它的形状是圆体的。它如光尘(日光中的飞尘)的六分之一大小。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极微,又各自不同,它们有色、味、触,犹如液体,极微互相拥抱,成二重极微,名为“子微”。三个二重极微相合,成三重极微,名为“孙微”,它的大小就和光尘相同了。四个三重极微相合,成四重极微等等,这样辗转相依,形成三千大千世界。
这一理论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、唯物论、与中国《易经》的阴阳学说,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,近于自然科学。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,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,最后的宗旨,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,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,仍然为求精神的解脱,并不向物的方面上研究发展。胜论派的特点,是因中无果论,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灼见,等于是纯朴的知识论。《大藏经》中,有《百论疏》、《唯识述心》等可供参考。
4、正理派。
正理派:梵语“尼夜耶”,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,通常译成“正理”,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。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,发展因明的“正理”,确定认识的价值。
正理派开创的目的,仍然在求真知,达到智慧的解脱,后来演变成为因明,有五支因明的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。及三支因明的宗、因、喻。严谨的推理体系,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,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。有人认为西方逻辑的发展,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。
5、弥曼差派。
弥曼差派:梵语“弥曼差”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。弥曼差的哲学,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,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。他们发挥阐扬《吠陀》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,思维考察《净行书》的内义。因此创立“声常住论”,认为《吠陀》经典的文字语言,除了“语意”以外,它的文字“语性”,还是永恒、共同、常存而不变的。《吠陀》的文字,就是天启的经典,不容否认就是真理,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,《吠陀》为最高无上的原理,所以梵文字声,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。
这种哲学的基础,是后期佛教——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,非常有力。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,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,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,建立量论。有经验实证的现量,推测而知的比量,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。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,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。但却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论,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兴起,来补救这个缺憾。
6、吠檀多派。
吠檀多派,继承《奥义书》的哲学。实质上,吠檀多派和《奥义书》都是继承《吠陀》,然后,稍加修整,另换一番新的面目,而形成的。
“吠檀多派”是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的,也反对佛教哲学,极力维护《吠陀》和《奥义书》的真理,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。
“弥曼差派、吠檀多派”这两派虽然时代较晚,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,其学说影响人们的思维很大,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。
综上所述,可见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过程是,从《吠陀》到《净行书》而后发展到《奥义书》,然后,演变成各派的哲学,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。
关于“本体论”的几种主要观点。
对本体问题——形而上的本体,更是异说纷纭,立论各异。有一元论、二元论、多元论等多种观点。而对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体,有永恒实体之说,有归于断灭之说,这即所谓一元、多元,断见、常见。
1、早期的婆罗门教,以创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为永恒的存在。这最高的神,虽以时代不同而名称有所改变——如生主神,梵,但都是一元有神论的神祗。奥义书以哲学立场讨论这一问题,以宇宙原理的“梵”与个人原理的“我”一体无别,主张“梵我一如”,以此为永恒不变的本体,这是哲学上的一元论。
2、自由思想家的沙门集团,多是主张多元论。如六师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,以地、水、火、风、乐、苦、寿命等七原素为七身,此七原素是常恒不变的存在。末伽梨俱舍梨于七原素之外,更加上空、生、死、得、失为十二种要素。“尼干陀若提子”把存在分为灵魂的存在和非灵魂的存在,灵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动物,甚至于连植物、地、水、火、风等无生物也是灵魂的存在;非灵魂的存在则有法(运动原理)、非法(静止原理)、空间、物质要素四种。而这四者也是常住不变的存在。这四者再加上灵魂,共有五种实体元素,称之为“五有身”。
3、形而上的本体,有一元、有多元;而本体的存在,有认为永恒的存在,有认为存在并不是永远的,终归于断灭空无。佛教称前者为常见,后者为断见。常见者认为灵魂在今生肉体死亡后,来生之前是常恒存在;断见者认为人受生之时,灵魂从空无转于肉体,肉体死亡,灵魂也随之消灭。这完全是唯物论的论点,肉体之外没有灵魂的存在。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即是这种主张。在此常见断见之外,还有既不属常见又不属断见的,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,散阇耶毗罗胝子就这一派的领袖。
后来佛教把这些不同的理论归纳起来,有六十二种之多,即所谓“六十二见论”——佛家认为这是六十二种错误的谬见。这六十二见再加以归纳,就是后来佛陀所不予置评的“十无记或十四无记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