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炼者很难回避的事情——如何对待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
修炼者很难回避的事情——如何对待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作者:樊振林 邮箱:bml689@gmail.com

一、怎样才能正确认识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(一)、立场与成见
在“没有任何立场、成见”并且尊重事实的情况下,去认识“佛家道家文化”。 只有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,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家道家文化。
特别提醒:如果最初就带着一定的立场、成见去认识“佛家道家文化”,就可能会有偏颇。
(二)、正确认识的方法
下面以佛家文化为例,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要想真正客观深入全面的了解佛家文化,应遵循以下步骤(顺序不能颠倒):
第一步,了解真实的三乘佛学发展过程——这是基础。
这一步会直接影响对三乘佛学真实状况的掌握,在这方面我的观点主要有:
1、佛经中水分极大,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。
2、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,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。
3、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,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
4、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,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。
5、佛家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,探索人生、宗教的总汇。
6、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。
佛教中所谓的神佛,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有所悟或有些特异功能(异于常人功能)的人而已。
第二步,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,认识、理解三乘佛学的内容——这样更容易掌握其要领。
第三步,在掌握三乘佛学内容的基础上,全面审视把握佛家精要。
我就是按照上面这几个步骤做的,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参考价值。

二、在“佛家道家文化”认识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
1、只知一味的继承,而无力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。
2、不知道“正见与邪见”的判断标准。
这个判断评价标准一定要知道,不然也许会用错误的标准认“正见”为邪见。
3、没有从应用实证的角度看佛家道家文化内容的发展过程。而两家文化的精髓恰恰是应用与实证,而不是理论。
例如:佛家文化的发展过程:小乘阶段(注重实证实修;尤其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特别重视这方面)—→大乘阶段(注重理论)—→密乘阶段(注重应用、实证)。
4、看过一些佛家道家的书籍之后,就认为自己很内行了,然后就去用那点一知半解的知识去评点;这样做的人只会误人害己。
5、有些人对佛经的理解并没有问题,但佛经本身有问题。

三、在学习与应用“佛家道家文化”方面存在的问题
下面我以南怀谨为例,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1、关于南怀谨
第一,南怀谨已经领悟佛家文化的精髓:南怀谨精通三乘佛学,曾阅遍《大藏经》,了解佛学史,并精通梵文。
第二,南怀谨的应用与实证:年轻时就有。
南怀谨存在的问题:通过领悟、应用与实证,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到——佛、菩萨。
我认为:南怀谨知道自己的问题,并且也知道一些原因。但是他无力解决——这也是他现在最大的遗憾。
2、大部分人现在存在的问题
现在大部分人还主要停留在“领悟”阶段,而南怀谨已经到了应用阶段,他们与南怀谨之间尚有很大一段距离。

我的观点是:佛家道家文化的精髓,只从文字上去认识是难以掌握的。

四、怎样判断是否真正了解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判断一个人是否了解“佛家道家文化”的鉴别标准是:第一,是否全面深入领悟其内容;第二,是否有应用与实证。
特别提醒:是否是信徒,不是内行、外行的判断标准,不是信徒一样会是内行。

五、如何正确对待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可以根据对“佛家道家文化”的不同需求,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,具体如下:
1、对“佛家道家文化”没有涉猎、不喜欢甚至反感者。
应对策略:从始至终都不要涉足“佛家道家文化”。
2、对“佛家道家文化”有所了解、感兴趣者。
3、对“佛家道家文化”有深入了解、研究、希望成为行家者。
第2、3种情况者的应对策略:按照下面介绍的“对待佛家道家文化的正确态度”与“本文中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六介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”处理。

对待佛家道家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:既不能全部肯定,也不能全部否定,要鉴别真伪,辩证吸收继承,从而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,这样才能做到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”。

六、如何准确定位“佛家道家文化”?
对“佛家道家文化”准确定位是:它们属于“人体生命科学古实验学”,也可以称为“古代人体修炼实验学”。
“佛家道家文化”只不过是对人体生命科学做了一些肤浅粗略的探索实验罢了。
现在的生命科学,只是处于初级起步阶段,未来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——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相关具体内容详见《客观全面认识佛家文化》《客观全面认识道家文化》。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2017年《养生修炼专业》推广培训说明

《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》之三、四

《养生修炼专业》课程设置与学习须知(2017年3月)之二